close


散落在廣大城內的殘壁廢墟是歷史;雕琢的斑駁磚牆上刻畫著生活與信仰;嚴竣聳立的堆疊堡壘訴說應有的謙卑;是日,國王用微笑在穿越千年後,成功的宣揚了他的成就。

九世紀初當闍耶跋摩二世成立吳哥王朝時,這位「至尊君主」可能也沒想到後來世世代代經過千年不斷的興建重建或擴建而成的城都寺廟及皇宮使柬埔寨-吳哥窟成為了東南亞最負盛名的古蹟。

今天是個忙碌的一天,除了穿越Angkor Thom(大吳哥城),遊走在座落於城內的各個遺址,我們也走進了世界七大遺產這全世界最大的神殿-Angkor Wat(吳哥寺)。

04-1.jpg  




20110504 鬥象台 ELEPHANT TERRACE

  • 與十二生肖塔的面對面,與皇家廣場相望
  • 沿牆裝飾栩栩如生的動物浮雕
  • 在烈日下最令人震撼的國王閱兵

 

04-1-0.jpg  


鬥象台坐落在大吳城的中心,昔為皇家站在台上校兵舉行各種公共儀式訓練軍隊的地方。這座長形露台超過三百公尺,共有三個平台,從巴戎寺入口開始,向北延伸最遠至癲王台。最先進入眼簾的是以三頭石象為飾的階梯,在通往中央階梯的路途中,壁上雕著獅面人身像,導遊有說如何分辨雌雄,但很不爭氣的我已經忘了

04-1-2.jpg  


登上主階梯,越過平台,右手邊是癲王台左手邊是通往吳哥皇宮的入口。我們延著平台走向古皇宮,站在鬥象台上想像著高棉君王在台上檢閱軍隊車隊象隊,亦或是檢視著象夫騎在象背上訓練著溫馴的大象們面對殘酷的戰爭;於是,我們試著傾聽那早已不存在的古老的王者之聲。

04-1-3.jpg    


走進門口,穿過早已枯涸的護城河,這座古皇宮是在十世紀末初建的,PHIMEANAKAS & THE ROYAL PALACE,古皇宮又稱宮中宮殿,此說法是來自於高度達12公尺的天宮,及週圍原有護城河的往上看的角度而得。不過因為皇宮建築非屬宗教用途,故大多採用非耐久材興建,整個皇宮遺跡消失殆盡,僅剩下少數磚紅壤金字塔天宮及一旁的池塘及小型聖殿。因為陡峭的階梯及未經妥善整理的凌亂遺跡,為了在家等得我們安全回家的媽媽,我沒並沒有爬上去看。但我很喜歡一旁的露台和東西池塘,很寧靜又涼爽,我們在這裡也耗了許久。

跟著導遊走出皇宮之外,便與癲王台相遇。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癲王台或麻王台,取名自傳說罹患痲瘋症的國王而建。乍看時以為這也是鬥象台的一部份,這座大型露台突出至皇家廣場內,靜靜的座落在它一旁,原本不顯眼的外觀,卻藏著滿是精美雕刻石壁的外牆,延著台下的蜿蜒小徑,雕刻著神祗及幽冥世界的故事,占地不大,但也令人驚豔。

走過烈日下的皇家廣場遺址群,我們要與高棉的微笑面對面了。


20110504 巴戎寺 THE BAYON

  • 不管哪個角度都看得到國王的人面塔群
  • 日常生活與古高棉歷史敘事的淺浮雕
  • 最錯綜複雜又極具象徵意義的宗教性建築 

04-2-0.jpg


位於大吳哥城中央,以大量人面塔來建造的高聳石頭山,中心塔群象徵宇审中心須彌山,四面迴廊象徵喜馬拉雅山,中心塔群圍牆至城牆間為人間世界,早已乾涸的護城河代表大海。巴戎寺的建築非常緊密,我們在門口與仙女打了聲招呼,便走入迷亂的內圍。這層層的石門層層的階梯及長廊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圍繞著你的浮雕,就像是走入了一座歷史的迷宮;巴戎寺最特別並與別座寺廟不同的是,這裡雕刻的多以歷史為主,著重於古高棉的戰爭場面,並描繪著吳哥王朝時人民的生活。

04-2-1.jpg  
04-2-3.jpg  


沿著長廊淺浮雕步入外圍,遇見藏經閣,對正在修竣的人表示敬意,再步行至通往上層平台的階梯,我們正準備闖入另一個世界。

樓上的世界,讓我們正面並近距離的與國王打招呼,精美帶著微笑的女神像裝飾著中央廟體的牆面,佛像的笑顏由四面八方而來爭著與你見面(雖然我比較喜歡叫它國王的微笑),這參差不齊高度不一的四面人面塔,營造出眾塔環拱的感覺,在不同的角落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拍到不一樣的「高微的微笑」

04-2-4.jpg    


其實這裡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回頭看看自己的照片,覺得滿意的不多,有時不知道是自己的照相取景技術不佳,還是相機無法捕捉我剎時看到的感動。

04-2-2.jpg

 
20110504 吳哥寺 ANGKOR WAT
  • 完全體現印度教的宇觀,全世界最大的宗教古蹟
  • 廣闊的寺廟,也是皇宮、城市,更是古高棉建築的巔峰之作
  • 最漂亮的五顆玉米頭(誤)

Wat的意思,也是現今大家俗稱的吳哥窟, 我也一直到作功課時才知道原來吳哥窟並不是泛指吳哥遺址群。吳哥寺建於十二世紀上半葉,是典型的印度教建築:五座金字塔是世界中心,也是眾神居住的須彌山,也就是天堂;同心長廊代表環繞須彌山的綿延山脈,也就是人類居住的世界,這廣大區域應是當時城市及皇宮的分佈地;而環繞著這座城市的護城河則代表環繞地球的海洋。
想當然爾,這頂頂大名的吳哥寺,必定會有修竣團隊在修復,但看著照片在回味的我,回想著拍照當時我拚命找角度想試著躲過那醜陋的綠色外衣,但拍出來的照片就看不到完整的五座塔了。

延著護城河走向城門,進入眼簾的除了在淡季時仍人潮兇湧的門口處,還有自百年來就堅守岡位的琮梠樹,它們靜靜的站在門口兩側,在太陽逐漸西下的護城河旁,默默的守著自己的岡位,歡迎著永不駐足的旅客。爾後,我們進入城內,在傍晚時分,順著人群的方向,漸漸靠近天堂。

04-3-0.jpg

 

04-3-1.jpg  


途中,遇見寺裡唯一露齒微笑的仙女雕像,對誤闖城內的小猴子感到好奇,漫步在參道上,欣賞古城風景與人們交錯而過。沿著參道,階梯欄杆上有七頭蛇怪與石獅在守護著這座古城,台階是通到城內地面,沿著似路非路的原始街道,看到了駐立已久的藏經閣。

04-3-2.jpg  

這廣大的城牆,當然少不了極具代表性的浮雕,不管是哪一層,都雕刻著精美的神話故事,如果想要把吳哥寺好好的看完看仔細,我想花一整天或許才夠吧。雖然浮雕我看到的不多,但是我很喜歡夕陽西下時,長廊的上有著的落日餘暉,我記得當時看到的故事,古城內的懷舊。
 
04-3-3.jpg  


終於,走過漫長的古道,準備爬上天堂。吳哥寺到了最後一層的那五座塔與環繞長廊,陡峭的程度令人咋舌。導遊說那是古代人們在建造時,為了告戒人民在面對神祗或君王時應懷著謙卑之心,所以故意做的陡峭難行,使人必須低著頭並扶著階梯並緩慢爬上而成,我對這段話印象深刻,因為現在的人們好像很多都不知謙卑為何物了。

04-3-4.jpg  


事實上,那為觀光客興建的專用階梯比起原本的已安全許多,但高度仍舊驚人,雖然我不怕走上陡峭高聳的階梯,但這攻頂的最後一段路程,著實令人心驚膽顫。

站在頂端放眼過去看到的是吳哥寺綿延的城景,我雖然沒看到巴肯山(或許是我也沒注意到),但我看到的了城下小小的人影與在我眼前聳立的五座高塔。在這小小寺頂上圍繞的塔樓分據各地,還可以看見佛門弟子來這裡朝聖,我們坐在其中一座塔樓的十字迴廊中小憩,我認真的取景想拍下近距離的玉米頭,然後準備為今天的小環線吳哥寺之旅畫下一個句點。

04-3-5.jpg  


從天堂回到人間,這一天的行程也宣告結束,夕陽在暗示我們歸途,回頭再望一下我們曾走過這綿延道路盡頭的吳哥寺,雖然深知隔天還要再來看日出,但我永遠都知道我們這一路上的走馬看花遠不足以認識它這幾百年來的歷史。

04-3-6.jpg  
04-4.jpg  


伴著吳哥寺護城河的夕陽餘暉下,我們結束了今天忙碌的行程,拖著疲憊的身軀,邁著沉重的步閥,我們回想討論著今天與隔天的行程。

雖然廣大但又精美的建築與浮雕使吳哥寺是令人神往的,我也讚嘆於古人永遠都有我們所無法探知的世界,但今天我仍反骨的愛上頹敗與那個有國王微笑的巴戎寺。

捧油們,你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


to be continu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絲塔 的頭像
    羅絲塔

    豬。划船去西班牙

    羅絲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