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到台灣的我們,因為地緣不同、時間的區隔而分開,我們能保持著這一份切不段聯係,或許才能讓我更體會到『家人』的真實感吧。回到台灣、回到高雄後,每次如果要聚在一起總是得有一個機緣,或許是偶爾到台北看看展覽,或許偶爾到台南兩天一夜的遊玩,但每次這種累的要死的行程還是讓我期待不已,因為,可以毫無忌憚的像以前一樣的聊天開玩笑,就像回到紐西蘭的簡單生活一樣,總是一件小事就可以讓人捧腹大笑,讓我忘記平時生活中偶爾襲來的煩燥。

這次,受到世界末日2012的影響,大炮Ray肯親自來台灣見我們的這個機會,我們大家到花蓮這塊台灣淨土一起幫大炮洗洗罪孽8b3aee9e6c19086d7803585e233841d9_w43_h43  。

hualien01

30號下午即出發北上,這是難得的家人齊聚,因為連大炮都飛來了,怎說我也得表示一下誠意下午請半天假到台北陪他去遊山玩水一下(雖然好像也沒玩到什麼:P)

台灣東台灣的火車票是出名的難訂,好不容易訂到了,從台北火車站與二叔一家大小會合,小二叔在MAY姐的肚子裡跟著一起趴趴走,在他六個月的生命裡就開始跟著我們一起遊山玩水了,說不定長大後也有顆愛流浪的心。(結果貓蜜莉比較強,小龍貓六個月就跟去日本了,小二叔輸了,是說,有什麼好比的

hualien02

這幾天北部的天氣不是太好,連兩天的毛毛細雨在台北是不受歡迎的,卻不知為何在火車上的我們是欣然接受的,可能心想著老天爺的心情是無法改變的,然後默默的享受在家人相聚的歡愉氣氛中吧,但運氣很好的我們,沒有遇到大雨,雖然太陽也沒有很識相的出現,但我很喜歡夾在雲層之中的青峰,隨著列車緩緩駛過,離開了大城市的喧囂,經過宜蘭,還想起了翻滾吧阿信>的經典橋段,無法小睡片刻的我,不知不覺虛晃了幾個小時後,我們抵達了。

hualien03

太魯閣其實我不是第一次來,但記憶力幾罷昏的我竟然一直記不起來幾百年前我的第一次五專班遊是來這裡,還一直說我第一次來,難道那幾百年前在車上暈過去的我,可能就真的只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小孩吧。而這個有名的砂卡礑步道也是第一次走,或許當時的我也沒想到,現在的我會喜歡上走步道,會喜歡上旅行這件事。

hualien04

hualien05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距步道入口約2公里處的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步道走到盡頭的「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海拔約六十公尺的這個步道,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坡度較緩的地方,生長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坡度較陡的地方,只見低矮的岩生植物,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5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

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1940年,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以上簡介摘自:砂卡礑步道-太魯閣國家公園

hualien06

這不算是一條難走的步道,道路平坦,沒有很多的上下爬坡路段,延路河邊的景色比照片更吸引人,當然不是說二叔的照片不好(小的豈敢),而是眼見的狀麗是無法用照片就可以全部呈現的。走完這一趟,心裡暗自覺得花蓮真是台灣的驕傲,那種驕傲不是人為努力出來的,而是這種天然的美景在小小的這塊土地上保存的這麼漂亮,這麼引人入勝,這是 上帝給台灣的禮物,只能單看台灣人自己懂不懂得珍惜了。

hualien07

低頭頭,閃避著岩層滴下因潮濕凝聚而成的水滴,踩著石塊木頭搭建而成的步道,一路上又是開心的笑著鬧著,這種形態的玩耍方式好像定了型,這是屬於我們這群朋友聚在一起時的公約,時不時的變換聊天的對象,時不時說著不同的話題,前後總是相隔一定的距離,然後時不時的停下來說:等一下,我們來自拍一下。二叔總是衝第一個,好像身上就是有個攝影師的病,那種病叫「不管怎樣,拍就對了。(簡稱不拍會死)」,所以,我們總是有一堆把柄在他手上

雖然路的終點是原著民的攤販這點有點無語,但想想,好吧,說不定真有人走到一半肚子餓了,吃點東西也好的這樣的想法,我坐在路邊,跟著吃了一顆茶葉蛋休息,我是喜歡這個地方的。  

hualien08

這天最後還衝到了七星潭去;很俗的我一直以為七星潭是一湖池水,結果是個著名的海岸,雲層仍舊很厚,看不太出來天氣晴朗時的著名風采,一群人又開始分享著食物,然後有點暈車的我只能在一旁吹著冬天冷冷的海風,一雙腳已經開始有鐵腿的跡象時,忍著痠楚默默的移動到一邊,然後大家完食後又默默的移動到海岸邊。

七星潭位於花蓮市區東北方、機場東側,距離花蓮市區僅45公里,可取道美崙工業區抵達。七星潭從前原為沼澤地,早於清光緒五年臺灣圖中,即有記載此地之零星小湖泊,當時並已定名為「七星潭」雖名為潭,但實際上是海邊的一個灣澳,突出於美崙鼻的一側,據傳因在此地觀察北斗七星最為明亮之故。從前這裡是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盛的地方,如今雖只剩下沈寂的沙灘與小漁舟,卻也因此保有了淳樸與寧靜,是花蓮近郊最佳的踏浪、撿石去處。七星潭是一漁村,從前為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盛的地方,所謂的定置漁業,是因應東部海岸平直、港灣少、網魚不易,而發展出的漁撈方式。 

hualien09

這一天的行程結束在夜市的覓食活動中,走馬看花的參觀完七星柴魚博物館中,天色已轉黑,一方面是雲層已由厚轉黑,一方面也是天色漸暗,興緻盎然的我們看完櫥窗裡的熱帶魚們後,變轉移陣地到夜市去,這是認識台灣人的夜生活最重要的地方。雖然呷菜郎的我無法享受太多美食,硬著頭皮擠進人擠人的夜市覓食去填飽我的肚子還是很重要的。

hualien10

住在Monkey Surfing Backpacer這間Guest House是我和Linda的提議,大家住在同個房間內方便聊天,也可能是想順便回味一下以前在NZ旅行時大家住BBH的感覺吧,這天,渡過了世界末日,然後,小弟竟然在末日的第一天發生了一個悲劇

有看到圖上右邊床與床中間的那扇門嗎?這是間十人房的房間,四個床位與六個床位中用了一扇玻璃門作了區隔,二叔小弟RayMay姐睡在外面,我、LindaKellySherry和一起同行的好姊妹Jacinta睡在裡面。身懷六甲的May因為一早的疲累早早就不支的在床上休息,而我們八個就硬撐著在等待世界末日的到來,在看著彼此手機上不是很確定的到數中我們舉起酒杯,在天空中出現第一道煙火時,我們開心的大聲喊著新年快樂並迎接末日的同時,轉眼間房內發出了一個巨響『碰!』的一聲,我看到小弟摸著頭倒在了地上,因為我是親眼見到這個歷史性的一刻,在我跑過去關心他的同時,我已經不支的笑倒在床上了8600839dc03e6275b53fd03a0eba09cf  8600839dc03e6275b53fd03a0eba09cf  。

當有人還一頭霧水的時候,我岔著氣跟他們解釋,好心的小弟怕我們的吵鬧聲會吵醒May姐,所以去想要關上中間那道門的時候,殊不知我們這群姐姐也是很貼心的,一早就把玻璃門給關好了,然後擦得啵兒亮的這個門就讓小弟一頭撞上了。這個巨大的『碰!』擢中了我們每個人的笑點,我強忍著已經笑到肚子痛的力氣,努力想去關心小弟已經朣起來的額頭,雖然我大部份的時間還是笑倒在地上8600839dc03e6275b53fd03a0eba09cf  。

hualien11

這是一段很痛但又超爆笑的插曲,忍住笑意後,我們爬上屋頂欣賞著花蓮市政府送給大家的煙火,然後繼續笑著這段插曲,順便討論隔天的行程和隔天起床的時間,在這個2012的第一天,我們還是保有著這個家族搞笑的方式然後帶著濃厚的睡意睡著了,躺在床上的我心裡默默想著,不知道May姐在睡著的同時,會不會因為這個『碰!』而有做了什麼樣的夢

 果然,沒有笑點,就不是這個家族啦。


to be continue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花蓮 砂卡礑步道 七星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羅絲塔 的頭像
    羅絲塔

    豬。划船去西班牙

    羅絲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